第41章前途無望
“死也要死在沖鋒的路上”,這是一種其實有點“蠢”的念頭。它和理智無關,倒更像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留給自己的一個用個體生命換取整個物種安全的“反制措施”。
這種“老子和你拼了”的策略對于個體來說,實在不見得有什麼好處。很多時候,如果轉身逃跑,說不定還能有更高的存活概率。
但是,這個策略卻有利于整個群體。當個體在必死的情況下拼死反擊,說不定就能為整個群體減少一個威脅——反正就算失敗了也不虧。
但作為科學家,早就習慣了用理性和邏輯,數學和規律來認真研究世界的陸沉等人,和這種“死了也不虧”的心态先天就有點合不來。
不過,合不合得來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碼事。至少在這個階段,忙活起來能夠讓人忘掉那令人窒息的推論,這事兒不虧。
陸沉和楊偉民找了個實驗室,然後開始一腦袋紮進了病曆的無底深淵裡。
首例大崩潰患者何時出現已經無從可考,而最早被确定為“大崩潰”的案例是一起集體自殺事件。一百四十二名完全沒有過交集的陌生人在一小時内,先後于倫敦的一座郵局附近自殺。他們殺死自己的方式各種各樣,并且充滿了“創意”。
持續了一個小時的自殺最終以郵件車回到郵局而告終。當時正好是萬聖節假期,看到血腥場面的時候,郵遞員第一反應是“這麼逼真的裝飾得花多少錢呐?!”
那個現場實在是太過異常,以至于郵遞員先生用了小半個小時,繞過屍山血海,才發現這好像不是裝飾,并且反應過來自己應該先報個警。
第一次集體自殺案原本應該占據各大電視和媒體的頭版頭條,但很遺憾的是,并沒有人在乎這個。
在那個七月十三日,正常醒來的人們幾乎都接到了一條或者更多的消息——他們認識的人,或者親人或者朋友,或者愛人……死了。
沒有人在乎那該死的新聞裡到底在說什麼,除非他們的親人也是那一百四十二人之一。
死亡就像是一陣狂風刮過麥田,一陣風過去,麥浪湧動,隻有極少的一部分麥子倒伏在地。
而從七月十三日開始,一直到五年後的十二月七日,狂風幾乎沒有一天停歇過。
這五年裡,地中海區的核電站因為衆多接受過嚴密心理檢查的操作員集體自殺而失控導緻核事故。水壩因為缺乏修繕而不得不通過溢洪道調整庫容、所有的公共服務幾乎全部陷入癱瘓狀态,就連農業生産都遭到了極大沖擊。
民航業更是成為了災難高發區——隻過了不到兩年時間,世界民航基本就全面停止飛行。就連軍航都不得不暫停訓練飛行任務。
等到十二月七日,聯合政府宣布成立,并且拿出了“紀錄片治療方案”後,狂風才似乎有所減緩。而事實上,大規模自殺潮到了第二年的四月才勉強被控制了下來。
那段時間,所有的重要中心城市都徹底成為了生命禁區——除了食腐動物和食腐昆蟲還能在城市裡活動以外,幾乎沒有什麼物種能夠在這種全都是腐爛屍體和骨頭的地方活動。
通過工業化的清理和收集,截止到目前,聯合政府剛剛完成了大約一半城市的清理工作。剩下的一半已經被永久性暫停——超過三十年沒有清理的屍體也不過隻是一堆枯骨,它們對人類已經不再有威脅了。
大崩潰的病例記錄基本集中在剛發生的第一年,以及聯合政府成立的第五年後。其中更具研究價值的,主要是第一年的那些病例資料。
在大崩潰發生的初期,人類的整體醫學水平還處于一個極高的水準。那些富有經驗和學識的醫生們還活着,并且對于這種全新的,大規模發作的精神疾病有極高的興趣。
這一階段裡的研究報告和病例記錄質量都非常高,接診的醫生們會盡量用所有的手段和技術去研究患者的情況。早期病例中,多學科會診的水平和頻率都遠超現在。
這些資料極具價值,甚至令人感慨——當年的醫學工作者們不知道究竟是怎麼才能在那種“人人都在自殺”的絕望環境中堅持下來的。
大崩潰的患者發病時的表現可謂是“統一中帶着對立”。統一的是“這個世界并不真實”的感受,對立的則是對于不真實的“解釋”。
有患者會認為周圍的人并不真實,他們可能是蜥蜴人假扮的。有些則覺得自己的親朋好友是假的,他們早已被人殺害,而殺手集團的人僞裝成了他們的樣子。
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對于“不真實”的感觸也各不相同。有認為高壓電其實并不存在的輸電工人,有覺得熱力學定理并不存在,自己可以免疫高熱的物理學家。
但最多的反應還是“這個世界沒有絲毫變化,我們都是被機器飼養的豬。”
他們的解釋各不相同,但目的都很明确——這種被虛假包裹的世界令人絕望,隻有死亡能夠讓他們從這種絕望中得到解脫。
對于這種現象,當時的醫學研究者們提出了“朊病毒積累發病說”、“全球性食物中毒說”、“網絡和流行文化說”林林總總十幾種假說。但這些假說沒過多久,就随着提出者本人的死亡而成為過眼雲煙。
而陸沉在這些資料中看到了一個令他感覺有些詫異的研究報告,這份來自德國的報告中說,在解剖了超過三十具集體自殺的患者遺體後,研究報告了一項發現——通過即時伽馬射線活化分析儀的幫助,可以确定自殺者的大腦内部锂元素分布平均。而健康人大腦白質内的锂明顯多于灰質中的锂。
這份研究報告提出了一個假設,“人腦中的锂可能于大規模自殺有直接聯系。”但這份報告沒有拿出任何關于聯系的假設——他們不清楚是自殺傾向導緻了這種器質性變化,還是因為锂分布比例變化,才引發了大規模的自殺潮。
看着這份研究報告,陸沉不由得感慨道,“他們其實已經離答案很接近了。”
“你也看到這份報告了?”站在陸沉隔壁,正在搖頭晃腦的楊建民聽到了自己學生的感慨,他隔着三米多的距離看到了标題,然後搖頭道,“這些研究者确實沒有這個機會……六個人的研究組,在研究發布之前就自殺了四個人。剩下的兩人在發布論文後也先後自殺了。”
陸沉聽的目瞪口呆,同時也頗為同情。他們真的就隻是欠缺了一些運氣。如果大崩潰沒有這麼精準的襲擊到這群研究者,說不定人類就能提前四年找到解決的辦法。
重新扭頭看着論文,陸沉的心情又沉重了一點。之前的六人研究團隊倒在了自己研究的敵人面前……那現在這支臨時拼湊出的七人實驗組……又會遭遇些什麼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晴雨計 螢螢之火,不可撩原 人在波利斯開局獲得改造戰鬥儀 嫡女重生,攜皇叔奪前夫江山 遊戲:我呼吸都在變強 我的魂獸可以吞天啃地 我和浪奴宗有個幽會 我要站在雲天之上,傲視衆山小 小乞丐掀翻三界 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 撿來的男老婆又乖又軟又可愛 英雄無敵3死神遊戲 苟在新手村半年,出來震撼三國 佛門小和尚 英雄聯盟:傳奇再臨 鼎逆山海 亡靈主宰,我即是死神 綜漫:人物全攻略 末世:馬桶與監控工廠 NPC的我,身後站着華夏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