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說:
白天還有一更,下章就見面啦。修了下文
第18章你可知殺降不詳
一眨眼的時間,甯京就入了秋。宋清明也在邊塞待了有大半年。
這些天,混夷進攻愈發猛烈。秋日正是馬牛羊被養得膘肥體壯的時候,而大武的百姓卻要忙着秋收。每年混夷人都會在秋收之時大肆掠奪,這仗,也就愈發不好打。
一開始朝廷的軍隊還能占上風,打到現在,竟有些輸多赢少。
趙瑾在宋清明出征不久後就被立為太子。說起甯京局勢多少年波雲詭谲,趙德初登基之時,長子為先皇後所出,次子為如今的皇後所生,當時大臣多上奏疏請求立長子為太子,趙德卻擔憂他的品行,屢屢推脫。
一直到去年大皇子束發,他終于急了,就有了趙錫流落宮外那一出。
因為大武的皇子在十五歲束發之後若非太子,就要被封王,二十歲及冠後前往封地,若無诏書,終身不得入甯京。
而大皇子被關入宗人府以後,一切都簡單起來。趙瑾被封為太子,也是衆望所歸。
其實宋清明心中一直有疑惑,趙德未嘗不知道自己的大兒子野心昭昭,卻放任他作為,甚至于害了自己的六兒子,難道隻為了讓他的二兒子順理成章地登上太子之位?或者是想看看哪個兒子更有謀略能在這奪嫡之路上堅持到最後,選擇最為合适的繼承人?
自古皇室子弟相互傾軋,有時在位的聖人也會像熬鷹一樣,對于兒子們的争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是這做法,未免太過殘忍。
趙錫從小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也難怪他如此冷心冷情罷。或許比起像隻笑面虎的太子趙瑾,他的心思,在從不僞裝的外表下反而顯得更加剔透單純。
怎麼會無端想起他呢?那個設計害自己落入宋乾仁之手的人,早已決計要忘個幹淨了。宋清明搖搖頭,大概是因為聖人派遣趙錫來宵關督軍了吧。
說起來,如果腳程不慢的話,他這幾天應該就到了。
“中侯大人,愣在那裡幹嘛呢。”秦守走過來,手搭在他肩膀上。“明早我們又要去鎮壓反叛的羌人——這是這個月第幾次了?”
宋清明搖搖頭,“現下我手中有三千騎兵,但就算如此,羌族作亂反反複複,将士也會疲憊。”
幾個月前,壯武将軍将他從匣谷關調到了隴西宵關,還将先前孫有光的兵歸到他的名下。并上奏請封叫他官升一級。他現在是懷化中侯。
旁人不知實情豔羨有加,然宋清明自己清楚,這是一塊燙手山芋。
“希望早打完早回去吧。”秦守歎了口氣,“話說等你回宵關,六皇子應該也到了。”
“提他做什麼。”宋清明沉悶道,那人威脅的話語還猶在耳畔。
秦守挑挑眉,“不對吧,我可聽說六皇子回宮那晚你着急的很,甯京的牙行都快被你翻了個底朝天。”
“……我母親做的錯事,自然該我這個兒子來承擔。”隻是可惜,晚到了一步。希望趙錫能對國公府少一點怨氣,隻記恨他一人吧。他扭頭不太客氣地望着秦守,“你還不吃飯去,杵這幹什麼?”
秦守隻好攤了攤手,自讨沒趣地離開了。
宋清明擡頭望天,半年沙場征戰殺伐,當年重提的陰影早已散去,他并不恨趙錫,隻是當年将趙錫帶回國公府,本以為兩人是同病相憐,最後卻是趙錫往他傷口上撒鹽。
罷了,待回到宵關,趙錫若不挑事,便當他作無事人處吧。
翌日,三千騎兵收攏帳篷等裝備,馬蹄掃黃沙,一路奔向羌族領地而去。而在最前頭領兵的,赫然就是那位面目清秀堅毅的紅衣中侯。
反叛的羌族人雖和混夷聯合,但缺少精良裝備,宋清明命李苟率一千騎從後包抄,自己身先士卒,大黃弓弩發出一箭就将叛軍副将從馬上射落。這場戰鬥不到兩天就落下帷幕,餘下八百羌族人投降歸順。
“中侯大人真是用兵如神。”李苟掀開軍帳進來,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
這李苟正是從前做斥候的李狗兒,宋清明在匣谷關時就覺得他在打仗方面有些天賦,做斥候可惜,因此提拔他。如今李苟與随同宋清明出征的發财有望,再加上被軍中傳為神醫的秦守,都是宋清明的左膀右臂。
宋清明見他進來,微微颔首道:“平判亂不難,難的是如何收尾。”
“中侯可是擔心那投降的八百人該如何處置?”
宋清明頓首。鎮壓隴西反叛的羌族人,于他而言不是難事。但這些年混夷一直想聯合羌族切斷大武通往西域的要道,為此朝廷不惜大費周章地移民屯邊和設置郡縣,反激起羌族的反抗之心。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梅妃令 禦獸:最終神座 萬相霸諸天 這卡師也太幸運了 風雨話東周 重生之甯為窮人妻+番外 宿敵每集都向我求婚[快穿] 鬥羅大陸之神界奇遇 始界神行 我喜歡你很多年+番外 淵潮之上 被休後我靠說媒迅速蹿紅 極道橫推:從鐵掌水上漂開始 權臣她被迫撒嬌(重生) 禁法非法 所有所有都歡喜 撲火 徐徐而至+番外 七零協議婚姻[古穿今] 海,山,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