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全史
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纣,居洛邑,綜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蔔居,居九鼎焉,而周複都豐、鎬。至犬戎敗幽王,周乃東徙于洛邑。所謂“周公葬畢”,畢在鎬東南杜中。秦滅周。漢興九十有馀載,天子将封泰山,東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後嘉三十裡地,号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太史公曰:餘讀《易》,至于《序》、《彖》、《系》、《象》、《說卦》、《文言》,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剛柔而上下其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可謂究天人之際矣。
太史公曰:孔子言“禮”之多,可稱計。然自孔子卒,至今四百年,學者徒稱頌孔子之學,未能究其意,蓋失其傳久矣。今之學者,斷長續短,妄自為論,非但未究孔子之意,亦已乖其所守矣。
太史公曰:夫儒者,博學而不窮,笃行而不倦,重義輕财,知行合一,可以為君子矣。然儒者之道,不務為政,不求用世,專修己身,獨善其身,是以無用於世也。
太史公曰:道家者流,出于黃老之間。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應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舍。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
太史公曰:墨者,儉樸寬惠者也。夫墨者,強本節用,薄葬久喪,志在兼愛。故能治國家,齊百姓,平天下。然其道太促,儉而難遵,是以不傳于後世也。
太史公曰:法家者流,出于法術之士。其術以法為本,以術為輔。法者,所以定分止争也;術者,所以取容保身也。法明則民服,術審則主尊。故能治國家,齊百姓,平天下。然其道太刻,嚴而少恩,是以不貴于世也。
太史公曰:兵家者流,出于戰陣之間。其術以勝為本,以謀為用。戰勝則國安,謀勝則人服。故能治國家,齊百姓,平天下。然其道太兇,殘而少恩,是以不貴于世也。
太史公曰:名者,實之賓也。夫名者,生于實而出乎實者也。故古人重名而不忘實,今人重實而忘名。然名實相生,不可偏廢也。
太史公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夫陰陽者,一陰一陽之謂道。道者,無形之名也。陰陽者,有形之實也。故陰陽相生,道乃成形;道形相生,萬物乃成。
太史公曰:五行者,天地之綱也。夫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故五行相生相克,天地之道也。
太史公曰:八卦者,天地之象也。夫八卦者,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也。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故八卦相生相克,天地之理也。
太史公曰:易者,天地之道也。夫易者,變化之總名也。天地之道,變化無窮也。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故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太史公曰:夫易者,變化之總名也。天地之道,變化無窮也。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故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夫周之興也,始于文王,盛于武王,延綿八百載,為後世楷模。昔者,商纣無道,天命将改,乃有西伯昌,受天之命,肇基王業。
初,文王在西岐,修德行善,禮賢下士,諸侯歸心。時有姜尚釣于渭濱,文王見而異之,曰:“此吾太公望也。”遂以國政咨之,太公輔之以文武之道,西岐日盛。
及至武王繼位,承父業,志在滅商。乃大會諸侯于孟津,誓師伐殷。武王執幹戚舞,衆心激昂。牧野之戰,商軍潰敗,武王入商都,封神榜立,商纣自焚而死,商亡周興。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新說鈕一篇 重回十七歲 重生十年前,獲得上古遺留神器 快穿:白眼狼懲治計劃 快穿之成為曙光 我靠異能發家緻富[重生] 死神大佬 末世:女人消耗的物資,萬倍返還 穿成豪門纨绔被寵壞 陳姨娘從修真界回來了 别想離婚[重生] 白月光的逆襲 孤鴻闌珊 别動我的尾巴! 全修真界都想搶我家崽兒 金蝶花 詭秘:床下的神明 穿書:我把主角全帶偏了 球王從爆揍梅西開始 甩了渣攻後我成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