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般,我忽然想起似乎主任還想讓我寫有關特刊主題的事,于是我剛好趁着這篇文章提到,“其實我覺得霧都八景就算在本地人隻見也都了解甚少呀。我剛好來之前有翻過有關記錄,其實我可以以八景為中心,集中體現周邊地區的民風民俗,寫寫周邊感受之類的......其實我還是有些存稿的。”
主任點頭到,“我自從聽聞你在霧都的故事後,就想着你哪一天能把這些東西寫出來,這種外地人來感受霧都文化的方式展現霧都城市形象,的确是很好的主題,也能體現我們作為霧都中心紙媒該有的責任。”
“所以,您是不是可以找找組長過來開個小會,共同确定一下具體事宜?”
“這我會自行組織,你現在就隻管着先回一趟越市就行。”
“什麼?”我吓得往後退了一步。
“我昨天不是發郵件到你手機上了麼?最近越城日報發函來,希望招一名交換編輯,在那邊做半年學習先進的經驗。我覺得你是很好的選擇啊。”
41(結局)
這是我第二次坐這列火車了。周圍景色依依如故,不過這次我是從瀝市出發,途徑越市,最後回到霧市,也就是重走了一遍劉朝走過的路。我在這半年裡不僅領略到越城日報的大格局,大手筆,也和父親大和解,更重要的是,我在瀝市的朝花海附近買了一大捧朝花,準備回去送給萬曉用作七夕節給劉朝的禮物。原來少了一小朵情思,而現在多了一整個故鄉。
想到這裡我又開始自嘲了。我給他們考慮這麼周到幹什麼。唉,世界實在是太大,我真沒有這福分享受這份清歡啊。
不過再怎麼說,這次半年的越市學習,我真的受益頗豐。除此之外,我現在依舊曆曆在目的就是我終于在越市圖書館的古籍區找到了這位華武先生的來曆。原來他叫華嶽,是宋代在此閑地閑居的一位閑官。他寫過一篇《浦城買舟》,也就是在浦下那邊買舟的故事許多地方已經散佚,而我依照許多正史野史勉強将它補齊了:
微雨催行旆,西風送客舟。
菊梢雲已落,松浦霧未休。
浪激花翻雪,山涵影浸秋。
前灘城正好,帖迹掃沉悠。
我也因此拿了個“古籍修複貢獻獎”。
不過除此之外,我還是要嘟哝幾句。拿到推薦信的時候我就嘟哝着為啥越城日報的logo這麼大,而霧晚的那麼小。我每天看着萬曉的背包就來氣,于是我得獎後也沒有大力宣傳霧市,免得擾了霧都清淨,而是開了自己的一個公衆号,更像是一個小的個人工作室,專門更新與完成霧都特刊與一些其它的委托。
火車它依舊慢騰騰地開着,許多第一次來未曾注意的場面在我眼前更叠變換,像是這次回來為我特意裝飾過一樣。火車進站,隻見站名用的“霧府”大字牆,已經換上了我在古籍區找到的華武先生請題的字的臨摹體。
霧市果然還是不一樣了呢。
42(結局)
其實越市也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這可以從他地鐵的特色文化牆看出來。我想想我在霧市看到的景象,就給有軌電車的有關負責人寫了建議信。我說呀,戀舊不是守舊,即便是當代,曆史也在霧市留下了曆曆痕迹,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去好好發現它。沒想到這建議很快就被采納了。
于是現在許多有軌電車的車站上多了許多本地區的景緻元素,每個站都有了它該承載的曆史。
“看起來我這個工作室可以長久地開下去了呢。”我心裡這樣想着,窗子外是早晨明媚的盛夏情景,陽光普照大地,驅散陰霾。軌道上壓着的麥冬草依舊是青綠色的。哦對了,我這次在越市火車南二站上車時,看到道路兩旁的麥冬草也又都長起來了呢。梧桐樹郁郁蔥蔥,拘謹于陳年的過往,年輪均率由舊章。
很快到了清豐站,下車時看到一位老人正在連續牆上畫着這站旁邊的一條小巷子。所以我想啊,有軌電車有什麼不好的,開得慢點又有什麼關系......越想越覺得其它城市放棄有軌電車的原因實在難以理解。
我到了編輯室,輕輕敲了敲門,隻聽見萬曉大叫着,“哇,是小收回來了,你快過來呀!”一邊又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發生了什麼事了麼?”我嘀咕着幾句,編輯部的門就匆忙地打開了。
“呀,好久不見,我在瀝市買了這個花......花......”我捧着那朝花本想擡頭,但那一刹那話說到半截的我忽然呆住了。
眼前的人并不是萬曉。
她依舊穿着那一襲鵝黃色的外衣,手裡捧着一小碗茶。她看到我捧着這花,眼神滿是驚訝與欣喜。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美漫之手術果實 洪荒:苟在武夷山,逍遙紅塵仙 那年秋風/他這樣的愛情【上部完結】 穿越之妃常搞笑 [香蜜沉沉燼如霜]金風玉露 網遊之龍鳳鬥【上部完結】 X先生的悔過書 如懿傳同人文之良時嬿婉+番外 (西遊記同人)悟空的曠世之戀+番外 安然長風[快穿] 蜀州探案記 攝政王悶且“嬌” 太子妃不知道自己多可愛 春風不若你微笑+番外 快穿:強批宿主她人美心善 X醫生的日記 鬼滅:讓我照亮黑夜 我的吃瓜心聲被偷聽後,劇情崩了 若愛能不朽+番外 胖妞不敢高聲語/回到初中的我被男二截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