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道教徒都稱張陵之道為“天師道”,《太平經》經文是以真人、神人、天師之間問答形式撰寫的。
而天師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徐無鬼》,其略雲,黃帝至于襄城之野,适遇牧馬童子,遂問“為天下”之道。
答以無事,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于是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張角信奉《太平經》,他把創立的黃老道組織命名為太平道,就是直接來源于《太平經》。
所謂太平道,即行太平之前之義,因為太平道,其文約,其國富,天之命,身之寶。
張角自稱大賢良師,亦來源于《太平經》。卷九十,今行逢千斤之金,萬雙之璧,不若得明師乎,學而不得明師,知何從得發乎,治國欲樂安之,不得大賢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乎。
卷九十八,衆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
張角自稱為大賢良師,實際上把自己看成是太平道的先知先賢,目的就是要行大順之道,以教救世赈民,實現天下太平。
張角傳道的主要法術,是教人叩頭思過,以符水治病。這叩頭思過,也來源于《太平經》。
在張角看來,天以至道為行,地以至德為家,共以生萬物,無所匿,無所私。
人之過,是違天犯過所緻,要治病,就得跪拜首過,跪拜首過的方法是,常以除日于曠野四達道上四面謝,叩頭各五行,先上視天,回下叩頭于地。
……解子過于天地也。後有過者,皆像子也。天是看得見人間行為,聽得懂人間語言的,向天地跪拜,就是請求天神地祇寬恕自己,解除自己的罪過與痛苦,所以當于曠野者,當于鮮明地。
所以四達道上者,道者主通事。所以四達者,當付于四時。天之使氣也,且為子上通于天也。四時者,仁而生成,且解子過于天地也。
張角傳道的另一重要法術,就是用符水咒說療病。符水療病亦稱吞符、吞精。
《太平經》說得很清楚,請問重複之字何所主,主導正,導正開神為思之也。
……精者吞之,謂之神也。……以丹為字,以上第一,次下行将告人,必使沐浴端精,北面西面南面東面告之,使其嚴以善酒,如清水己飲,随思其字,終古以為事身。
……或見其字,随病所居而思之,名為還精養形。所謂重複之字,即複文,亦即道教的神符原型,吞精即吞符。
以丹為字,即以朱筆書寫的神符,為一種筆畫屈曲、似字非字的圖形。
所謂符水療病,就是把神符焚燒成灰,用酒或水和合飲下,即為吞符。
吞符就是使符存于心中,心有所思,符的神力就随之發出,神力發出,百病被驅散,人就會恢複健康狀态,精神飽滿。
《太平經》說,今日吞吾字,後皆能以他文教,教十十百百而相應,其為道,須臾之間,乃周流八方六合之間,精神随而行治病。
這就是張角的符水療病咒,亦作祝,即神的言辭,它法力無邊,念念它,就可祛疾治病。
《太平經》卷五十《神祝文第七十五》稱咒語為神祝,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民得之,謂之神祝也。
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傳經辭也。
其祝有可使神位為除疾,皆聚十十中者,用之所向無不愈者也。
但以言愈病,此天上神谶語也。又說:此者,天上神語也,本以召呼神也。相名字時時下漏地,道人得傳之,傳以相語,故能以治病,如使行人之言,不能治愈病也。
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衆得之謂神咒也。咒百中百,十中十,其咒有可使神為除災疾,用之所向無不愈也。
張角的咒語療病,就是對病人念咒。咒文的本子叫祝谶書,它是神言要語,具有無上的法力,念一念神咒,百病就可以消除。
張角傳道,持九節杖為符祝九節杖,即權杖之義,傳道之具,也來源于《太平經》。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誰教你這麼禦獸的 都重生了誰還去打工啊 無盡世界協奏曲 嫡女之傾城亂 水浒之吾名二郎神楊戬 (笑傲江湖同人)原來你是東方不敗 我的仙路不對勁 日月錦繡 本宮為後 說好大明戰神,怎麼成萬壽帝君了 篡蒙:我在黃金家族當國師 待到此時愛已微熄 不老泉 死神?請叫我南無加特林菩薩! 高冷總裁的抵債新娘 大宋:瘋批少帝,開局誅殺張弘範 甯塵單柔蘇千雪 冷妃難訓:邪王追妻跑 穿成反派大佬的早死原配妻 殘王的神醫狂妃